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活动掠影 - 正文
活动掠影
“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防溺水主题教育知识宣传

2023年06月26日 作者:文/史宸宇 卢圣玉编辑:研究生会审核:韩春岫浏览量 :

气温攀升,汛期将至,与夏天一同到来的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近年来,大学生游泳溺水死亡事故多发,预防溺水成为学校与家长等各方关注的重点。为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展“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主题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溺水相关知识。

哪些地方易发生溺水?

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滨海城市游客意外溺亡等事故发生。

如何预防溺水?

大家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在防溺水方面,要做到: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平时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到深水区游泳。

3.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4.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5.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辨别溺水者的六种迹象: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溺水时正确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C6CA

C6CA

C6CA

他人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46BB5

溺水误区: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往往是无声的。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溺水者都会游泳,他们往往低估了隐藏在水下的危险,特别是在水库、池塘、河流等地方游泳,水草、碎石等可能会困住双脚,进而发生意外。并且游泳者的身体状况,如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其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我们应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进行锻炼;在游泳前也要检查自身的身体状况,不要在空腹、疲惫等身体状况不适时游泳,同时要做好泳前热身。

误区三:手拉手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却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我们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导致多人落水。当遇到有人落水的紧急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贸然实施救援,应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专业的救援人员的帮助。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漩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的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充分活动身体,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后不要游泳。

生命无小事,游泳莫大意。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杜绝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