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踔厉奋发勇担当 昂扬奋进新征程——微重2022年精彩回顾

2023年01月21日 作者:张伶俐 王亚编辑:冯阳审核:张伶俐浏览量 :

日月其迈,时岁盛新!回顾2022年,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精耕细作要求,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顶层设计谋划,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己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争取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科研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重大科技成果频出,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交出了完美答卷。

2022年,我们收获了包括“山东大学先进集体”、“山东大学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山东大学实验室先进集体”、“山东大学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山东大学三八红旗集体”等在内的10余项集体荣誉,党的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开放交流、社会服务和学生培养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融互促

2022年,重点实验室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党组织战斗力量。组织召开10余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究制定了《2022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党委书记带头上党课,提升支部班子能力。稳步做好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接收预备党员35名,其中教师2人,研究生3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93名,其中教师3名,研究生90名。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梯队化”建设,全年选任正科级干部1名、组织员1名,选聘科研教师14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不断创新人才引、育、管、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持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选树2个山东大学五星党支部,高标高质完成了糖中心3个党支部的换届、增补工作,推动改组教工支部班子,糖中心党建工作面貌显著改观。持续开展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改建办公大厅,为退休教师举办荣休仪式,开展“暖冬行动”,发放“明白纸、联系卡”,举办运动会等活动,师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2022年,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学科布局和重点研究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全力做好人才引育工作,成效显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欧洲科学院院士Adrian Francis Stewart、校友汪兆琦依托山东大学申报并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另引育包括国家杰青在内的5名国家级人才和泰山攀登等5名省级人才。在个人科技奖励方面,王海龙教授获得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李盛英教授获评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卞小莹教授获得第十三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undefined

三、坚持创新发展,持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科水平

(一)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2年,重点实验室新立项项目89项,总批准经费近八千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位居山东大学第3位,总批准经费较2021年同期增长26.3%,创集中受理期历史最好成绩。2022年,共发表SCI论文368篇,其中IF>10的论文59篇,高水平论文数同比增加43.9%;授权发明专利数较2021年同期增加109.1%。

(二)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再创新高

2022年,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完成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方案中重点建设方向“合成生物学”和“海洋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技术”两个方向的工作。创新群体项目的建设和考核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已完成第一年度的考核,在重塑一流科研体系,提高学术创新水平等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潜力。重点实验室所属二级学科如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或稳定在ESI前1%。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生物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33名。英文期刊Engineering Microbiology顺利完成2022年出版任务,共计发表25篇高水平论文,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四、坚持产研融合,精准服务地方行业发展

(一)成果转化和横向合作成绩显著

2022年,重点实验室横向项目新立项21项,总批准经费874万。横向在研项目95项,到账经费1103.77万元。祁庆生教授与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生物基丁二酸的项目转化达到2000万元,成为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标杆。

(二)校企校地合作交流成效明显

2022年,克服疫情影响,相继调研了齐鲁制药、华熙生物、福瑞达、博科生物及历下控股等重点企业,持续推动了与青岛啤酒、华熙生物、齐鲁制药、华大基因、安琪酵母等企业合作。对接苏州工业园,梳理了基于校外事业法人-苏州研究院构建省外技术转移基地的思路,形成了平台、项目及国际学生的联合培养机制。

五、坚持立德树人,全力做好研究生培养和本科教学

(一)完善招生机制,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完善预案,细化流程,克服疫情影响,研究生招生工作“零舆情、零风险”顺利进行。2022年,入学硕士研究生130人,其中来自“双一流”高校考生53人(含山东大学毕业生13人,创历史新高)。9月,开展新一轮硕士招生工作,共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招收59人,其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28人(含山东大学毕业生10人),占比47.46%,生源质量保持稳定。

(二)突出精耕细作,推动研究生培养发展

案例教学、思政教学、实践教学的研究生“3+”培养模式,成效显著。2022年共计毕业博士研究生51人,较2021年增长64.5%;毕业硕士研究生75人,较2021年增长15.4%。4人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博士研究生康照琪、刘嘉琪学术成果获得校级优秀奖,博士研究生孙向楠、荆林倩获山东大学推荐参评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共主办15期“格微致知”前沿讲座,打造了重点实验室学术论坛新名片。《高等医药微生物技术》获评了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并被推荐参评2022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三)坚持多措并举,做好本科教学工作

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及时传达本科生院安排,邀请教学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开展开学第一周公开课,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培训,44名教师取得结业证书。组织“清源农冠奖学金”评选活动,吸引优秀本科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训练并参与课题研究。邀请权威专家作报告,交流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经验。

六、坚持开放共赢,持续推进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一)举办系列学术交流会

2022年,重点实验室主办、承办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学术论坛7场,其中1场全球性学术会议、6场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和论坛,包括2022年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年会暨“崂山论肠菌”学术论坛、山东大学第七届齐鲁青年论坛微生物技术分论坛和纪念山东微生物学会创办70周年大会暨微生物前沿论坛等,召开了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六届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学术交流年会、生物医药与健康行业新型研发机构与政策推介会、“山海知微”系列学术讲座和“格微致知”研究生前沿讲座等近百场,重点实验室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undefined

(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2022年,重点实验室以亥姆霍兹国际实验室、山东省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和药物研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国际合作基地平台为依托,深化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成功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交流项目。联合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和谢菲尔德大学,成功申报山东大学“全球一流学科合作计划”项目。王栋栋获得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2名应届硕士毕业生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

(三)设置开放课题

2022年,重点实验室新立项开放课题20项,总经费156万,重点资助了领域内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契合,来自985 高校、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高水平学者,合作学者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开放基金利用率明显提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坚持服务社会,努力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

2022年,重点实验室联合5个省级学会,成立“生命·新知”科普联盟,发挥“启梦微来”科普品牌优势,开展公众开放、研学交流、科普主题报告、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征文比赛、国重探秘、云游山大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创作了一批精品科普图文和音视频资源,成功获批1个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2项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立项,成为了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理事单位,多名专家入选青岛市科普专家库。



八、坚持文化强院,打造科学家精神文化品牌

重点实验室高度重视科学家精神传承与教育工作,在做好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文化强院,成功打造了符合实验室特色的科学家精神文化品牌。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并成为“青岛楷模”8位正式候选团队之一,获山东大学“一院一品”文化建设项目立项。一系列文化品牌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推动实验室形成见贤思齐、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2年,我们历经考验,却从不畏惧。每一个国重人,都在努力用辛勤与智慧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衷心感谢实验室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2023年,有许多美好梦想值得我们奋力拼搏创造,还会有不少挑战等待我们攻坚克难。重点实验室即将迎来全面开启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期待与大家携手同行,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新的一年,我们将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人才;秉持服务国家的最高追求,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开拓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