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生物合成与生物催化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2024年09月25日 作者:文丨潘云军,房博,张兴旺 图丨房博编辑:侯煜审核:张伶俐浏览量 :

9月24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合成与生物催化国际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顺利召开,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合成、酶学和生物催化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教授,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辉教授和张兴旺副教授共同主持,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近10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刘鸿文教授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享有盛誉,团队研究主要聚焦于自由基介导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在此次报告中,刘鸿文重点介绍了杀稻瘟菌素S(Blasticidin S)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BlsE。他的团队通过实验发现,BlsE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脱羧酶,而是通过自由基介导的方式催化了1,2-二醇脱水反应。这一发现打破了之前关于BlsE酶催化机制的认识,为自由基酶在复杂分子生物合成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这项研究为抗真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特别是在农业和制药领域,Blasticidin S作为一种抗真菌剂,已经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傅成章教授展示了他的团队在次生代谢物发现与生物合成领域的重要进展。次生代谢物是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在医药以及农药研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傅成章的研究侧重于通过基因组挖掘技术,识别放线菌和粘细菌中未被发现的代谢途径。他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基因组挖掘技术发现新型的次生代谢物,并通过代谢工程手段优化这些合成途径,以更高效地生产这些生物活性分子。这一研究不仅对新药研发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利用微生物进行绿色化学合成提供了新的可能。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徐光彩博士紧接着带来了关于一种新型多肽合成途径的发现、解析以及工程化改造的精彩报告。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发展为开发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生物分子打开了新的大门。徐光彩所在的曼彻斯特生物技术研究所Jason Micklefield团队专注于生物合成途径发现与改造以及生物催化研究。他的报告不仅展示了如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发现新型合成途径,还分享了他们在酶催化反应创新方面的经验与见解。

随后,陈辉介绍了研究团队开发的电催化生物转化技术,这是一种利用电能驱动惰性化学物质酶催化转化的新方法。在生物技术和绿色化学领域,如何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陈辉在报告中介绍了通过电能与生物催化相结合,将多种惰性化合物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产品的成功经验。这一技术在环境友好型化学合成中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Takayoshi Awakawa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关于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β-NAD)作为底物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新发现。β-NAD通常被认为是细胞内代谢中传递电子的分子,但Takayoshi Awakawa的团队发现它还可以作为合成次生代谢物的底物模块,参与抗癌化合物Altemicidin和Ile-tRNA抑制剂的生物合成。这项研究不仅拓展了对β-NAD生理功能的认识,也进一步拓宽了自然界构筑天然活性分子的策略多样性。

最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卞小莹教授分享了他在非核糖体脂肽合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非核糖体脂肽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产物,在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卞小莹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非核糖体脂肽的生物合成模块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工程化改造,一方面拓展了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另一方面显著改变了其生物学活性。该研究为脂肽类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次论坛通过多位国内外专家的精彩演讲,展示了生物合成与生物催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不仅让他们了解到前沿科研成果,也为未来的科研方向带来了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