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前沿讲座 - 正文
前沿讲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教授受邀参加“格微致知”前沿讲座

2022年10月14日 作者:张梦琦 李帅编辑:贾若男审核:胡玮浏览量 :

10月12日下午,2022年第四期格微致知学术论坛顺利开讲。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教授受邀参加第四期“格微致知”研究生前沿讲座,作了题为“温室气体甲烷的制造者-甲烷古菌的生物学行为”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倪金凤教授主持,研究院180名师生线上参加。

东秀珠教授从地球三域生命树出发,首先对产甲烷古菌的生物学特征及产甲烷古菌的代谢途径内容进行了介绍,然后分享了群感效应调控甲烷代谢效率的发现过程以及转录后调控甲烷古菌环境适应性研究的进展。

东秀珠教授学术成果分享


甲烷是第二温室气体又是可再生能源, 具有较短的寿命, 因此控制甲烷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甲烷古菌是唯一产生大量甲烷的生物,严格厌氧,只利用一碳和二碳化合物生长和产生甲烷。东秀珠教授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器中的优势甲烷鬃菌通过群感效应调控系统细胞形态和碳代谢流通量,通过添加其群感效应信号分子-羧基高丝氨酸内酯,显著提高有机物厌氧降解效率,促进反应器形成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发现低温甲烷古菌的mRNA普遍具有长的 5′非翻译区(5′UTR),暗示转录后调控在环境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还发现了首个古菌冷休克蛋白TRAM具有RNA 伴侣功能,通过抗转录终止调控甲烷古菌的基因表达。上述研究发现说明,尽管甲烷古菌的代谢简单,但具有灵活的转化后调控机制,丰富了中心法则的内容。

报告最后,东秀珠教授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专业知识,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东秀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荷兰Wageningen大学微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95-1996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6年至今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长期从事厌氧古菌和细菌的生理学与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至200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11-2018年任微生物所副所长;2008-2017年任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2021年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另外担任《微生物学报》副主编和ISME J、Frontiers: terrestrial microbiology等国际期刊编委。在Nucleic Acids Res, ISME J, eLife, mBio, mSystem, Microbiol Spectrum, PLoS Genetics, Mol Microbiol, Environ Microbiol, J Bio Chem, J Bacteriol, Appl Environ Microbiol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并主编专著4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