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人才招聘 - 正文
人才招聘
诚邀海外青年依托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2025年度国家海外优青项目

2025年01月02日 作者:编辑:张凌娇审核:浏览量 :

一、实验室简介

1.悠久历史

1950年,王祖农教授在山东大学开设国内首批微生物学专业,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生,成立了高校中的第一个微生物学系。70多年来,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一直是中国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代表性和标杆性单位。

1995年,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以科技创新为己任,筚路蓝缕、锐意进取,在木质纤维素利用及生物能源炼制、药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挖掘、大宗化学品生物制备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发了大片段基因组编辑技术,细胞工厂技术、纤维素乙醇炼制技术、埃博霉素生物合成技术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生物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已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微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和科技交流合作基地,促进了微生物学科发展,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领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科研平台

实验室坐落在依山临海、天姿秀美、气候宜人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筑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与地方政府合作建有总投资5亿元的中试平台。现有仪器设备7650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其中5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70台,设有物化分离分析、蛋白质科学、物质结构鉴定、生物工程、显微成像、种质资源等6个分平台,拥有一批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综合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3.研究方向与目标

实验室面向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资源转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建立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微生物技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菌种与关键酶库,构建非粮原料绿色转化和高值化学品低碳生物制造体系,并用之于规模化生产,推动化工、医药、农业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4.学科水平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山东大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榜单;生物工程学科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13位。院属期刊Engineering Microbiology期刊被PubMed Central数据库收录,实时影响因子达6.0。实验室成员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和国际转基因技术大奖1项;2007年以来在Cell、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8篇,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1907篇,授权发明专利428项;近十年,实验室立项经费总额14.7亿,共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类项目8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单位)11项,NSFC重大重点项目36项。实验室的基因编辑技术、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天然药物挖掘与合成技术、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技术、污染物代谢转化技术等一大批原创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跑或并跑水平,部分科研成果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5.研究团队与人才

实验室组建了跨学科、跨单位、多元开放和协同创新的人才队伍。实验室人员队伍总数203人,其中,科研人员195人,技术支撑人员5人,管理人员3人。研究人员中教授(研究员)15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0人。高级职称占比达90.64%。其中45岁及以下131人,占比64.53%,国家级人才74人,占比36.45 %。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后备人才队伍充足。实验室拥有一大批顶尖领军人才,包括院士(含国际院士)5人、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24人、国家四青人才46人。

实验室一直是中国微生物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地,实验室及其前身为新中国培养了5000余名科技人员,“山大微生物基因”遍布全国,为中国微生物学科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实验室现有招生团队14个,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6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110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613人。近五年累计为社会输送博士研究生170人,硕士研究生350人。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方向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同时为生物与医药方向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五年,研究生获得学术成果相关国家级金奖1项,省级荣誉16项。6位导师获国家(国际)级赛事金奖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9位导师获省级荣誉称号。

二、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支持待遇

1.高起点岗位发展:聘任为事业编教授(长聘制)、博士生导师,通过绿色通道聘任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第一层次)。

2.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基础年薪不低于65万元(不含学校支付的五险一金,约9万元),另可享受代表性成果奖励,综合收入上不封顶。同时,按照省市政策协助办理个人所得税减免。年薪中学校提供基础年薪50万元,研究院学校年薪基础上根据业绩贡献叠加业绩绩效或年薪配套15万元。

3.优良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安家及住房补助250万元(其中200万元免税,税后240万元)。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可享受优惠价格购买青岛校区二期住房一套;可申请学校专家公寓优惠租住,或租房补贴1500元/月;另外符合条件者可额外享受属地人才补贴等,最高可获得25万元。

4.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300-700万元(含国家和省拨经费)。

5.团队建设:研究院将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研究团队,首聘期前三年每年由学校单列保障一个博士研究生指标。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学校根据团队建设需要提供足额博士后指标,其中首聘期内可提供不少于1个重点资助类博士后指标。

6.优越的配套条件:学校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建立薪酬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待遇的竞争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二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为人才子女提供国内领先的基础教育;协助解决配偶工作;符合条件的人才同时可依托山东大学申报省、市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一事一议,申领山东惠才卡,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

7.进入会评但最终未入选人员,可简化程序申报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第一层次)”等校内人才体系项目。

四、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以上申报条件以国家基金委发布指南为准)

2.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五、联系方式

电话:0532-58632589

邮箱:zhanglingjiao@sdu.edu.cn

联系人: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