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活动掠影 - 正文
活动掠影
共赴英雄征程,礼赞和平华章|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展主题观影活动

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图/张巾羿 文/贾一诺 聂钰品 郭宝石编辑:研究生会审核:郭宝石浏览量 :

2025年10月12日19点,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在第周苑A座303-2报告厅开展“共赴英雄征程,礼赞和平华章”主题系列观影活动,组织观看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研究院学子共同体悟历史的深邃底蕴,传承不朽的精神根脉。

《志愿军:雄兵出击》以恢宏的史诗气魄,全景式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壮烈篇章。影片通过细腻的叙事与震撼的视听语言,刻画了志愿军将士在极寒严冬中浴血奋战的英雄群像。无论是冰天雪地中啃食冻土豆的艰苦,还是枪林弹雨中以血肉之躯抵御敌军的悲壮,都深刻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影片不仅着力描写战场上的殊死搏斗,更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展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与战火中的深厚情谊。从指挥员的运筹帷幄到普通士兵的英勇无畏,每个角色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些年轻的战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什么是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整部作品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英雄的崇高礼赞。

观影结束后,许多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以下是几位同学的感言:

2025级学生贾一诺:《志愿军:雄兵出击》提醒着我们:历史的真相需要被铭记,英雄的名字需要被传颂,民族的精神需要被传承。在和平年代,这种传承不再需要战场上的流血牺牲,而是体现为对国家的责任感、对社会的担当精神、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025级学生马骏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伟人问林巧稚“若炸弹落到协和医院怎么办”,那句“用生命保护孩子”的回答,连同各界代表齐声的响应,早已给出了“必须打”的答案——这场战争从来不是远隔重洋的纷争,而是保家卫国的生死抉择。

2025级学生张巾羿:最震撼的力量,藏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里。归国科学家吴本正的质问戳破了现实:美国钢产量是中国的140多倍,武装到牙齿的敌军与缺枪少炮的志愿军,堪称“小学生挑战拳击冠军”。但彭德怀那句“我们这辈人付,不让子孙付”的台词,道尽了世代相传的担当。

2024级学生宿文婷:当片尾那棵象征坚贞的松树在战火中挺立,当李晓在外交战线与父亲李默尹在战场的坚守交织,我们读懂了“众志成城”的真谛——无论是前线浴血的将士,还是后方奉献的民众,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护家园。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这部影片架起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让同学们不禁深思:为何那些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会义无反顾奔赴异国战场?答案,正深深镌刻在民族精神的核心里——那便是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责任与担当。未来,研究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激励同学们以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