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发展规划
(2022-20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及《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重点实验室实际及年度重点计划,制定实验室科普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科普工作的价值引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使命导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着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引导科普工作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科普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机制创新,深化科普供给侧、需求侧改革,畅通科普渠道,健全科普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开展科普的活力。
坚持全面融合。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完善大科普格局,推动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动员专家力量和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科普事业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科普及科学家精神教育在重点实验室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科普组织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全实验室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更加浓厚,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不断提高,为全面科学素质提升贡献显著增强。
到2023年争取申报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到2025年,争取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重点实验室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科普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科普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同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构建“立足山大,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大科普格局。
四、重要任务
面向全校师生、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大力发展科学普及教育,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一)依托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平台,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精神
1.优化提升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场馆。根据微生物学科特色和文化传承,设计布局场馆,合理布展,为受众提供沉浸式教育体验。
2.持续做好科学家史料采集工程。成立小组,持续完善以王祖农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成果。
3.创新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报告宣讲、主题党课和科学家事迹成果展等。
4.培养科学家精神教育讲解员。开展专家讲解员和学生讲解员选拔,加强培训,充实团队力量。
(二)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和专家工作室优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
5.开展科普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公众开放、展览、报告、征文比赛、趣味实验、研学、讲解大赛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6.开发科普资源。邀请科普专家录制音视频,制发科普图文,培养科普队伍。
7.加强科普宣传。拓展媒体渠道,加强对科普活动、资源和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8.强化团队建设。完善科普制度和工作计划,有序安排科普工作。持续引入领域专家,充实专家队伍。
(三)利用重点实验室人才科技资源,加强科技交流,共促成果转化
9.举办学术成果交流会。定期举办校企校地对接交流会,了解行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
10.开展“引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企业家和政府人员走进山大和国重,了解前沿进展;走出实验室,实地察看企业,精准对接需求。
11.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惠及地方企业。
五、规划及进度
第一阶段(2022年-2023年):建设和宣传。优化提升科普及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场馆和科普设施,打好工作基础;做好科学家史料采集工程,包括相关论文、著作、照片、手稿、事迹等,为科学家精神教育提供可靠素材;加强媒体宣传,在全院营造科学精神文化氛围,打响文化品牌;做好开放、研学、报告、讲解大赛等日常科普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力争申报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二阶段(2023年-2024年):实施和提升。集中组织开展科普及科学家精神教育系列活动,做大做强“启梦微来”科普品牌,进行公众开放、科普报告、征文比赛、趣味实验、研学、科普讲解大赛和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发科普精品资源;培养培训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热心科学事业的科普专家和团队;举办系列学术会议和产学研交流会,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有序转化。
第三阶段(2024年-2024年):总结和推广。总结实施成果,结合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平台,探索形成我院科学家精神文化品牌;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文化强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果;示范带动引领,构建“立足山大,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大科普格局,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申报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六、预计成效
一是扩大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影响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掘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和社会上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氛围,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主阵地。
二是成功申报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科普教育基地。到2023年争取申报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到2025年,争取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三是培养一批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通过科学精神教育,凝聚文化力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四个面向”,立志科技强校、科技报国,勇做时代新人。培养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和科普专家和志愿者。
四是优化国重“启梦微来”科普品牌活动。以重点项目、品牌活动、原创内容和学科特色为抓手,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创作科普精品资源,让“启梦微来”品牌走出山大、走向社会、深入人心。
五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产学研交流活动,对接地方和行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促进成果高效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国重力量。
六是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通过该项目,举办系列品牌活动,让更多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员走进国重,激发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七是提炼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教育模式。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主动进行科学家精神教育和科学普及领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助力更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科学普及场馆落地开花,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