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管理制度
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实验室始终牢记科技强国初心使命,在做好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立足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让科学家走进社会大众,让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为持续做好科学普及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提高科普工作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省、市科普工作要求,结合重点实验室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精神, 进一步明确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意义、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从政治建设视角审视,科学普及是推动民主政治的基础条件;从经济建设视角梳理,科学普及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社会建设视角分析,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土壤;从文化建设视角解读,科学普及不断提升人类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从生态文明视角考量,科学普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观念传输机。
二、服务宗旨
重点实验室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科学普及及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先后被授予“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首批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工作宗旨,利用自身科技服务优势,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把专业科技知识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为社会大众传播科学理念,增长社会大众的科学知识。重点实验室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既坚持为科研服务的宗旨,又惠及社会群众的科普文化生活,全力推动科普文化教育、大力开展特色科普服务。长期以来坚持以“启梦微来”品牌活动为核心,聚焦公众需求,坚定实施科普普惠行动,推动构建大科普格局。
三、工作机构及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科普组织网络,设立科普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政综合办公室,明确由1名党委委员分管科普工作,同时由专人负责重点实验室日常科普管理协调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党委会、科普工作会议等,研究交流科普工作。
四、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科普管理制度,推动科普工作和科普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科普讲座、报告、采访、实验等活动台帐。明确科普宣讲团专家的职责任务和权利,合理规划每年科普工作,在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方案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和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年底及时总结,及时整理归档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五、队伍建设
成立科普宣讲团,并聘请专门顾问,有序开展科普和宣讲;以科普宣讲团为中心带动重点实验室其他专家教授参与科普工作,积极培养壮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定期安排专人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持续强化志愿服务团队的正规化建设,增强知识储备,提升宣讲技能;同时,加强合作交流,筹备建立科普联盟,加强与山东微生物学会、海信科学探索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啤酒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等单位合作,扩大科普队伍。
六、完善科普设施
在确保科普设施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科普设施。制作科普宣传长廊,定期依主题更换科普宣传内容;实施科普资源共享,加强与山东微生物学会、海信科学探索中心、青岛啤酒博物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延伸科普场馆;协调各教学科研实验室、平台实验室、报告厅等作为重点实验室科普实验、参观、报告的场地,并加强协调,统筹安排。
七、经费支持
重点实验室根据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和科普工作实际,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八、丰富科普活动内容
在科学家诞辰纪念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开学第一课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公众开放活动,让社会公众和学生走进实验室,认识科学家,感受科学魅力;在日常,加强与周边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有计划、针对性地在开展公众开放、科普报告、科普宣讲、科普实验等活动;加强与科普联盟内单位合作,共同组织各类研学、交流等科普活动;专题策划宣传和媒体渠道拓宽,努力构建科普工作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大格局。在用好山大视点、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公众号等山大内部宣传阵地的同时,加强与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科普中国、大众日报等重量级媒体的合作,制作推出更多优良科普活动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宣传作品。
九、强化监督考核
加强科普工作的监督考核,发掘在科普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不断拓展思路,创新管理,努力开拓重点实验室科普工作新局面。同时,将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范围,加大各方面资源支持力度,确保科普工作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出亮点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