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野味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03年SARS病毒的宿主被指是果子狸,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再次直指野生动物,研究表明其天然宿主极有可能是蝙蝠,中间宿主或许是穿山甲。这似乎意味着人们并没有从非典的惨痛经历中学到更多,伤痛早被遗忘,野味的消费不减反增,野生动物的猎捕售卖链却越发成熟。
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此时再来审视疫情爆发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热闹不再,只留一片寂静。网上传言着该市场表面卖海鲜背地卖野味的地下交易,周边居民抱怨着此处污水横流、垃圾满地的杂乱环境,疾控中心采集的585份环境样本中33例核酸阳性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二级批发市场曾经的面貌:热闹却“致命”,野味从未远离。
网传华南海鲜市场大众畜牧野味报价表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网)
或许是因为饮食文化观念,或许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或许是因为猎奇心理,野生动物确实从未从人类的餐桌上消失过。这些曾在野外自由生存,随心生活的动物被人类轻易捕获,随着利益链流向人们的药物、食品、饰品、生活用品中,满足着部分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
一枚硬币且有两面。同样的,流入人类社会的不仅有野生动物的皮毛和血肉,还有暗藏的致命病毒,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H7N9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这些病毒早已在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宰杀、储存、加工和食用过程中传播变异,狡猾地侵入人类社会,引发一场又一场悲剧。
野生动物携带多种病毒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研究表明,人类传染病的病毒70%来源于野生动物,“人畜共患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危险的新型传染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这无不提醒着我们,远离野生动物就是远离伺机入侵人体的病毒,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健康。
然而拒绝野味,敬畏自然终是道阻且长。这一场场疫情带来的代价都过于沉重,法律亟待修订,观念急需改变,要走的路还太长。从尊重每一个生命开始,从拒绝每一道野味开始,就是我们能踏出的第一步,当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步!让我们行动起来给野生动物一线生机,给人类社会一份安宁,莫让悲剧再次上演!